中國的電池技術為什么停滯不前?

時間:2015-01-20 08:24來源:網(wǎng)易科技 作者:綜合報道
點擊:

在對于電池續(xù)航能力的追求上,不僅僅是汽車領域孜孜不倦的追求,也是消費電子領域的追求。兩者共同的目標是,如何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。有了市場的驅動力,那么要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,科學家們都在做什么樣的研究呢?

據(jù)國外媒體報道,當2009年蘋果重新設計MacBook Pro時,它采用了一種新型電池,使得電池續(xù)航能力比之前模型長了40%。這款筆記本電腦可以維持7小時,足以看2遍電影《阿拉伯的勞倫斯》,蘋果營銷總監(jiān)菲爾·席勒(Phil Schiller)將這款電池稱為“革命性的”,但事實上它的確如此嗎?

過去20年間發(fā)生的科技飛躍實在令人瞠目結舌。計算機已經從功利主義的盒子轉變?yōu)橛山饘俸筒AЫM成的線條明朗的矩形,且小到能夠放在口袋里,F(xiàn)在的設備要強大得多,一款新型智能手表的計算能力比阿波羅登月飛船的都要強大。然而,電池是另外一回事。

即便消費者電子產品制造商,從蘋果到三星,為了讓設備擁有更長的電池壽命投資了上百萬美元的科研資金,科技本身卻無法在未來幾年就發(fā)生翻天覆地的變化。但這并不會減緩高度依賴電池的小配件數(shù)量不斷上升的趨勢。

為什么電池技術停滯不前一直是研究人員討論的話題之一,很多人表示我們已經到達科學的極限。無論真正的原因是什么,消費者將需要竭盡全力高效利用需要電池驅動的設備。

兩條進化路線

為了理解具體的情況,我們必須考慮三個問題:電池制造商的過去、現(xiàn)在以及未來面臨的挑戰(zhàn)。美國加州高級電池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恩維亞公司的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和業(yè)務開發(fā)主管邁克爾·辛庫拉(Michael Sinkula)發(fā)現(xiàn)1995年電池里存儲的能量一直未發(fā)生特別顯著的變化,直到十多年后2007年電池存儲的能量才翻了一倍。自那時起,電池能量的增加從未超過30%。恩維亞相信直到2021年大多數(shù)電池存儲的能量可能都不會翻倍。

然而,一臺標準的手提電腦可以運行長達10小時,這是為什么呢?一般來說科技進步源于兩個單獨的推動力:不斷地縮小每一個零部件的大小和不斷改善管理所有部件的軟件。一臺電腦的大腦是它的微處理器,芯片可以為繪制圖片,或者輔助Facebook更新你好友的生日狀態(tài)進行必要的復雜計算。在過去的幾十年,工業(yè)界一直在努力縮小處理器的體積。隨著它們變得越來越小,它們所消耗的能量越來越少,因此電池壽命越來越長。

但電池另當別論。本質上來說,它們是金屬和化學物質的集合。連通電池意味著會有電流經過。而化學過程面臨的一個問題便是做的越小并不意味著變得越好。你可以設想它為一瓶飲料:杯子里裝的啤酒越少,你能夠喝到的啤酒也就越少。

在此之前,主要的電池發(fā)展都源于使用了新材料。當材料從鎳轉化為金屬鋰后,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電池壽命極大的延長了。磷酸鋰鐵之父、現(xiàn)代電池發(fā)展的一名重要科學家約翰·古德伊夫(John Goodenough) 教授表示,現(xiàn)在的研究主要關注于改善鋰電池的壽命。“元素周期表非常有限,” 古德伊夫說道,因此進步和提升變得越來越困難。

與1979年古德伊夫宣布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使得現(xiàn)代電池變?yōu)榭赡艿臅r期相比,現(xiàn)在研究電池問題的科學家數(shù)量明顯要更多,然而,可以試驗和研究的新材料卻已經匱乏。

智能手機能夠持續(xù)使用一周——而非只維持一天——所要求的是徹底革新的科技,而這樣的技術目前尚未出現(xiàn)。古德伊夫認為“延長電池壽命的下一個策略目前還是未知數(shù)。”

(責任編輯:admin)
文章標簽:
免責聲明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中國電池聯(lián)盟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(wǎng)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凡本網(wǎng)注明 “來源:XXX(非中國電池聯(lián)盟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請在一周內進行,以便我們及時處理。
QQ:503204601
郵箱:cbcu@cbcu.com.cn
猜你喜歡
專題
相關新聞
本月熱點
歡迎投稿
聯(lián)系人:王女士
Email:cbcu#cbcu.com.cn
發(fā)送郵件時用@替換#
電話:010-53100736
在線投稿
企業(yè)微信號
微信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