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有儲能市場主要包括大型電力儲能、后備電源儲能及家庭儲能,F有技術下,鋰電池在后備電源儲能領域性價比已有顯著提高,受到新能源汽車、備用電源等市場的影響,鋰電池市場空間將逐步擴大,僅動力鋰電池方面,未來十年就將有望突破1600億元。然而,關注產業(yè)上下游的多方影響,才是了解市場紅火的前提。
上游壓力
材料價格上漲
上游鋰資源行業(yè)呈現明顯寡頭壟斷競爭格局,前三大國際鹵水巨頭SQM、Rockwood、FMC及全球最大礦石提鋰提供商Talison占據90%以上的市場份額。
鋰三角占據全球鋰資源的半壁江山,而產量占全球的60%以上,成為全球鋰資源的核心區(qū)域。今年3月鋰三角暴發(fā)嚴重洪水,占全球市場份額27%的全球最大鹵水提鋰商SQM在阿塔卡瑪鹽湖生產受到嚴重影響,供給收縮帶來上半年鋰價大幅攀升。截至8月9日,工業(yè)級碳酸鋰價格47100元/噸,較去年同期顯著上漲27.3%。近期鋰礦石價格已經達到480美元/噸,2季度以來價格累計上漲17%,顯著高于2013-2014年10%的年均價格上漲幅度。
技術工藝有待提高
我國動力鋰電池的整體技術水平與國外相比,仍有很大差距。據悉,日本電池平均能量密度要高出中國平均水平的30%-40%,充電次數也能達到中國的幾倍。
“目前全球的鋰電池核心技術基本由日本、韓國等國家的企業(yè)主導,本土企業(yè)在技術研發(fā)上雖然加大了投入和努力,不過并沒有實質性的突破。目前我國鋰電池材料技術水平仍然偏低,產品多集中在中低端領域。”鄭學浩表示。究其原因,我國在鋰電池領域缺乏相應的技術支持,很多產品靠引進國外技術。但是在引進的技術中,大部分屬國外中低端技術,高端技術很難被引進,而中國自身又缺乏鋰電池高端性能的研究。
電池隔膜是鋰離子電池關鍵的四大原材料之一,生產工藝包括濕法工藝和干法工藝。顧問近日發(fā)布的《中國鋰離子電池隔膜行業(yè)白皮書》指出,在干法隔膜領域,干法隔膜目前基本相對成熟,競爭情況相對濕法而言更為激烈,且基本能完全替代進口隔膜,面臨著價格下行的壓力。在雙向拉伸強度更高、厚度更薄的濕法隔膜領域,目前國內還處于進口替代的前期。而未來隔膜產業(yè)的競爭將集中于濕法隔膜產品的競爭。也就是說,在鋰電池原料生產方面,我國也處在低端水平,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,將面臨巨大壓力。
(責任編輯:admin)
號外!第三季度鋰電池芯或全面漲價5%至15%2018-08-08 11:13
|
2025年全球電池管理系統市場規(guī)模超768億元2017-03-03 18:33
|
國內無鉛化鋰電池成功研發(fā),低速電動車成為新寵2017-01-22 16:23
|
補貼下滑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市場有望迎來爆發(fā)2017-01-20 16:47
|
一張圖看懂2016鋰電池四大關鍵材料運行數據2017-01-13 13:42
|
央視采訪新宙邦、星源材質、深圳斯諾:解讀鋰電材料市場格局及未2017-04-07 10:14
|
新能源補貼新政出臺后:市場無車無價 只訂不賣2017-01-12 13:39
|
從補貼下降+3萬公里行駛里程 看新政對純電動物流車市場的巨大影2017-01-05 14:09
|
手上不到15萬,北京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又能選誰?2016-08-11 14:28
|
山東省整頓電動車市場再出重拳 低速電動車僅5市能掛牌2016-08-10 15:11
|